管樁基本介紹及優勢:1.管樁分為后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先張法預應力管樁,預應力混凝土管樁(PC管樁)和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(PTC管樁)及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(PHC管樁).
2.管樁按外徑分為300毫米、350毫米、400毫米、450毫米、500毫米、550毫米、600毫米、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規格,實際生產的管徑以300毫米、400毫米、500毫米、600毫米為主
3. 樁身強度高,耐久性好。由于管樁系工廠化生產,又經離心成型,因此水灰比較低,樁身密實性好,具有較高的耐久性及抗滲性。 4. 抗彎性能好。由于采用高強低松馳預應力鋼筋,使管樁具有較高的預應力,能承受一定的抗彎能力。
管樁適用范圍:鴻大管樁具有各種規格/型號的產品,樁長從5米-15米,單樁設計承載力從600KN-6000KN,解決了設計人員的布樁問題。
管樁施工工藝:
1、抄平放線及樁位放樣 根據規劃部門提供建筑物定位點,測放建筑物各軸線點,同時在不受壓樁影響地段測量設置2~4個安全永久性控制點,用于施工過程中檢查校正各軸線點或復核樁位。 根據軸線定位點測放每個樁位,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利用不受壓樁影響地段布設安全永久性控制點,檢查校正軸線定位點或復核樁位,以確保樁測準確,樁位放樣誤差要求:單樁≤1cm,群樁≤2cm。 2、探樁 樁位放樣后,先人工進行探樁,在樁位處用鋼釬探測地下有無障礙物,發現地下障礙物及時排除,以防因其造成樁偏差,管塞及樁壓不下去等施工質量事故。 3、吊樁 先將管樁從堆放點用吊車短駁,水平吊運到樁架附近,再利用樁機上專門設置的起樁重鉤及卷揚機吊樁就位。 吊車平吊運移管樁采用兩頭勾頭法或2點綁扎法。采用2點綁扎法其綁扎起吊點位置離樁端0.207L(L:管樁長度)。如圖a所示。機架上附設起重鉤吊樁就位時,采用1點綁扎法,如圖b、c所示。 4、插樁(植樁): 樁起吊提升到垂直狀態后,將樁上頭套入壓梁下部固有送樁器,然后將樁尖準確的放在樁位上,緩緩施壓將樁插入土中1.5m左右位置,停止施壓。檢查調直樁身垂直度。樁身垂直度檢查調填與樁機導向桿垂直度檢查調直方法相同,即在機架前,側呈900的兩個方向,各距機架20m左右處,架設的經緯儀,測量檢查樁身兩個方向的垂直度,并利用樁機平臺升降油缸和導向桿支撐伸縮將樁身調直。控制植樁樁身垂直度偏差0.5%以內。然后方可壓沉管樁。 6、(沉)樁 (1)、靜壓沉樁 將樁身調直,并用經緯儀校正確定無誤后,起動機架上液壓裝置,將壓力通過壓梁、送樁桿加壓到樁頂上,將樁逐漸壓入土中。 因本工程場地上部地基土較為松軟,第一節樁壓沉時,原起吊樁時綁扎在樁身上的鋼絲繩不宜拆解,仍需固定在樁身上,以防止樁在自重作用下下滑。當樁沉入到接樁位置(頂端高出地面1m左右)仍有自動下滑趨勢時,則鋼夾板將樁夾持住后再進行下道接樁工序。 沉樁應連續施壓,不宜停歇時間過長,防止樁周土固結,增大沉樁阻力。 壓樁控制原則:以設計樁長控制為主,壓力值控制為輔,當樁長達不到設計要求時,終壓值應≥75%單樁設計極限承載力值。 (2)、錘擊沉樁 樁身調直接正后,即可開始打樁。第一節樁初打時利用樁錘自垂壓力或關閉油門使錘冷打,待樁入土深3~5n(1/3樁長以上)或在樁錘自垂壓力作用下,樁下沉停止,冷打貫入度<10cm/擊時,再工啟油。打樁應遵循“重錘低擊”、“低錘重打”的原則,錘落距控制1.5cm以 內。 收錘控制:以設計樁長控制為主,貫入度為輔,最后貫入度2~3cm/10擊。 7、接樁: 將下段樁頂沉距離地面0.8~1.0m處(但應避免樁尖接近硬持層力層或樁尖處于硬持力層中),可進行接樁,采用焊接法。 接樁操作方法及技術要求: 先將下段樁頂清洗干凈,加上定位板,吊上節樁。將上節蠻橫無理吊放在下節樁端板上,依靠定位板將上下樁同心接直。同時利用樁機前側兩方向的經緯儀校核調正樁身垂直度。將上了樁調直,使上下節樁軸線一致。此時對稱點焊4點連接固定,再次檢查樁身垂直度,確認無誤后再正式施焊。 正式施焊時三人同時對稱進行,接樁處坡口槽分二次焊滿。分層焊接縫的接頭錯開,并滿足二級焊縫要求。 如拼接的樁端鋼板上的有泥土、鐵銹等雜物時,在正式施焊前用鋼刷洗刷干凈,當上下樁接頭處間隙較大,則先用厚薄適當的楔形鐵片填實,然后進行焊接。 施焊完畢,先自檢,自檢合格后,請監理有關人員進行檢查。經監理有關人員檢查合格,并自然冷卻1~2分鐘左右再施壓沉樁。如檢查發現不足及時返工。 8、送樁及截樁 如場地平整后,地面相當規模高高于設計樁頂標坑需送樁時,采用送樁器進行送樁,如需截樁按照《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》2002浙G22規范執行。 樁頂標高用水準儀測量控制,控制標準為:±50mm。
管樁技術指標:
PHC樁施工技術 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(簡稱PHC樁),是在近代高性能混凝土(HPC)和預應力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混凝土預制構件,它是建設部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。PHC樁是專業工廠里采用先張法預應力和離心成型工藝,經過蒸壓養護而制成的一種空心圓筒體的等截面構件,運往施工現場后,通過錘擊或靜壓的方法沉入地下作為建(構)筑物的基礎。這是一種新型的基樁,由于它的卓越性能,得到了建筑界人士的青睞,在國外發展迅速,日本、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使用都很廣泛。廣泛應用在工業與民用建筑、橋梁、港口碼頭、水利工程等,在國家建設中發揮了愈來愈大的作用。杭州市京杭運河水上巴士是杭州市開發運河文化一個重要舉措,與之所設的碼頭工程由于施工場地狹窄、工期緊等要求,基礎工程全部采用12—15m長的PHC樁,使施工難度和造價均大大降低,工期、質量也滿足了要求。
管樁施工注意事項:
1.“重錘低打”能有效降低錘擊應力。樁錘對樁頭的錘擊速度越快,在樁身上產生的應力波強度也越高,即打樁應力與錘擊速度成正比,所以為降低錘擊應力并保持較好的貫入度,采用了較重的樁錘和較低的速度施打,效果良好。
2.樁頭襯墊效應對錘擊應力也有直接影響。為延長錘擊作用時間、降低錘擊速度,并借以降低錘擊應力,選用軟厚適宜的木樁墊,收到良好效果。
3.選擇合理的打樁施工順序,能減小樁的側向位移,對周圍建筑物不會有大的影響。應根據基礎形狀和長應先里后外,先深后淺,由中心逐漸往外側對稱施工。 |